對孩子來說,颱風可能是興奮的放假理由,也可能是擔心窗外風聲的夜晚。其實,透過親子共讀,我們可以陪孩子從生活出發,理解颱風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可以怎麼因應、面對未知的變化。這篇文章精選了幾類與颱風相關的繪本與知識書,適合在雨天窩在家裡共讀,一起感受自然的力量,也從故事中找到安心的力量。
從防災準備到冒險故事,讓這些繪本陪孩子穩穩度過每一次風雨
面對來勢洶洶的颱風,小朋友常常感到不安。這類型的書用簡單明確的方式,引導孩子理解颱風來前該做些什麼,像是收拾陽台、囤糧食、注意氣象預報,也幫助他們建立面對災害時的安全感。
![]() |
《颱風來的日子:防颱準備總動員,培養孩子的應變生存能力!》小偉原本開心期待的假期,卻遇上突如其來的颱風。他和家人一起備糧、收陽台、關注氣象,一步步做好防颱準備。這本書透過貼近生活的故事,幫助孩子認識颱風、學會應變,也理解颱風與水資源的關係,在風雨中學習保護自己與環境。
|
![]() |
《討厭的颱風》這本繪本巧妙地把一頁變成一本迷你小書,主書講述颱風誕生的驚人過程,小書則化身為孩子與「小颱風」的逗趣日常。透過大小書的對比與擬人化角色,孩子一邊了解颱風的形成,一邊用笑聲轉化害怕,既貼近童心,也藏著豐富又溫柔的知識力。
|
![]() |
《第一次過颱風夜》透過阿民一家在颱風來襲時的溫馨互動,展現親子關係中的愛與陪伴,帶領孩子體驗人生中的第一次颱風夜。即使外頭風雨交加,家中的簡單生活反而增進了親密感,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懷。這是一本關於成長、親情與愛的生命教育繪本,書末附有延伸教案,讓親子共同回顧與分享第一次經驗,學會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
![]() |
《颱風那一天》《颱風那一天》是一場充滿創意與想像力的閱讀冒險。在颱風天不能出門的情境下,這本拉拉書巧妙地將日常防颱用品——如手電筒、蠟燭、雨衣等,變成孩子眼中的驚喜道具,例如一鍋熱騰騰的美食、生日蛋糕、潛水艇。透過拉頁設計與童趣插畫,孩子不只認識颱風天的準備物品,也能在閱讀中訓練觀察與想像,將枯燥的防災知識轉化為生活中富有創意的探索旅程,是一本寓教於樂的動手操作書。你有想過,雨衣還能變成什麼嗎?
|
有些書用故事的方式,把颱風描寫成一場大冒險,讓讀者跟著主角一起經歷風雨,可能是一段想像旅程,也可能是與家人共同面對的挑戰。這些故事既有趣也貼近生活,讓人從閱讀中感受勇氣與陪伴。
![]() |
《鴨子湖故事3:Guji Guji颱風奇遇記》鴨子湖系列的全新續集,結合颱風氣候與童趣冒險,帶孩子認識防颱觀念與互助精神。面對颱風攪局,Guji Guji與家人齊心應對,並在風雨中拯救受困小雲兒,展現勇敢與善良。故事延伸至奇幻的雲世界探險,透過雲朵飛機、雲中樂園等想像場景,讓孩子在閱讀中感受夏日氣候、親情友情與無限創意的魅力。
|
![]() |
《颱風來的那一天》透過森林動物的故事,引導孩子理解颱風來臨時會發生什麼事,並學習如何應對災害。面對風雨,小蛇拉拉不僅展現勇敢與善良,更讓大家改變對牠的看法。結合天氣知識與品格教育,適合用來討論颱風、防災準備與互相關懷的價值。
|
![]() |
《捉拿古奇颱風》當氣象預報員阿貴被反覆來襲的颱風搞得焦頭爛額時,一位神祕女孩「古奇」闖入他的世界。原來她是艾蜜莉颱風的精靈,不想再當颱風,只想尋找脫離風暴命運的出口。這本書以幽默奇幻的筆法,讓孩子從不同視角認識颱風成因與預報困難,也思考選擇與改變的可能。
|
![]() |
《神奇樹屋特別篇2:德州颶風英雄》當氣象預報員阿貴被反覆來襲的颱風搞得焦頭爛額時,一位神祕女孩「古奇」闖入他的世界。原來她是艾蜜莉颱風的精靈,不想再當颱風,只想尋找脫離風暴命運的出口。這本書以幽默奇幻的筆法,讓孩子從不同視角認識颱風成因與預報困難,也思考選擇與改變的可能。
|
對充滿好奇的學齡兒童來說,「颱風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會有暴風圈?」這類問題可以透過知識書找到答案。這類書以圖解或簡單文字幫助孩子理解天氣變化,不需太多專業詞彙,也能讀得懂。
![]() |
《魔法校車07:穿越颱風》結合知識與冒險的追風之旅!魔法小車這集故事中,卷髮佛老師帶著學生們直闖颱風中心,從陸地、海面到高空,實地觀察颱風的生成與發展。孩子不只是在閱讀一場精彩刺激的旅程,也跟著了解颱風的氣象知識、風雨變化、以及氣象飛機的任務。魔法校車將抽象的科學概念轉化為具象又生動的情境,讓孩子彷彿身歷其境。這本書不僅拓展孩子的自然科學視野,更激發探索與思考的能力,適合對颱風與天氣現象感興趣的小讀者,也非常適合在自然課之外,補充更多有趣又實用的知識內容。你會想讓孩子親身經歷哪一種「自然現象」的冒險呢?
|
![]() |
《天氣100問:最強圖解X超酷實驗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氣象祕密》《天氣100問》由台灣氣象專業團隊編寫,從孩子日常最常見的天氣現象出發,深入淺出解答颱風、雲、雨、氣溫等100個有趣問題。其中Q50~Q70特別聚焦颱風,帶孩子認識颱風的形成、命名、移動路徑與颱風眼的祕密,並透過實驗、插圖與生活情境,結合自然科學知識,讓孩子在閱讀中理解氣象、探索科學,是一本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跨領域學習書。
|
![]() |
《氣象角色圖鑑:理解天氣變化的祕密,深入淺出解答不可不知的「天氣為什麼」!》以孩子熟悉的天氣現象為出發點,深入介紹41種氣象角色與9篇專欄知識,從風、雨、雲到颱風等現象,解說成因與影響。孩子將認識如熱帶低氣壓如何發展為颱風,學會解讀氣象術語,並掌握應對惡劣天氣的方法。透過圖解與謎語,激發孩子對氣候變化的好奇心與學習動力,是探索自然的絕佳入門書。
|
當颱風帶來豪雨,積水和災後的場景也可能成為生活經驗的一部分。這類繪本可以溫和地引導認識水災的原因與影響,有些則從動物或人們的角度出發,引發同理心,讓小讀者理解重建的過程與等待的意義。
![]() |
《颶風來了》小男孩勇敢面對颶風後的災難,決心修復他最喜愛的碼頭。雖然他最初獨自努力,最終他感受到社區的團結與互助,每個人都為重建家園出力。這本書以作者童年的真實經歷為靈感,帶領孩子理解自然災害的威力,以及勇氣、團結與希望的重要。精緻的插畫與生動的情節,使故事充滿戲劇性,讓孩子學習面對挑戰、展現勇氣,並感受到團結的力量。
|
![]() |
《我家住在塔帕若斯河岸》這本故事雖然不直接描寫颱風,但透過描述塔帕若斯河岸的雨季與河水氾濫,展現了極端天氣對當地村民生活的影響,能引導孩子思考與自然災害的關聯。透過主角兄妹在每年第一場雨來臨時被迫遷移的經歷,孩子可以進一步了解如何面對自然災害,並學習尊重自然與環境。這也讓我們反思氣候變遷的影響及人類如何適應和應對突發的天氣變化。 故事中的情境促使孩子思考以下問題: 這樣的閱讀可以培養孩子的環境意識與應對能力,也幫助他們理解多元文化和永續發展的理念。
|
![]() |
《淹水了怎麼辦?》當城市陷入淹水,起初大家還覺得有趣,教室變成水上樂園、動物們輕鬆划船到處遊玩。然而,隨著水漸漸上升,大家開始意識到,這不再是小事。這本書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氣候變遷的危機,並用簡單卻深刻的寓言提醒我們正視環境問題。動物們的滑稽行動與長頸鹿的冷靜發言,讓讀者在笑聲中反思,團結合作才能避免災難。即使這不是颱風造成的災難,但卻提醒我們,極端氣候像是水災,往往不易察覺,一旦升級便可能對社會與生態造成深遠影響。這也讓我們思考,不僅是颱風,其他形式的極端天氣都應該引起關注和警覺。
|
![]() |
《大雨大雨一直下》這部法國動畫影片呈現了一個充滿奇幻想像的冒險故事。在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洪水中,莉莉與她的新朋友湯姆必須在飄動的穀倉中帶領動物們渡過難關。面對水深火熱的困境,他們依靠智慧與勇氣,勇敢挑戰未知的冒險。這不僅是關於生存的故事,也是關於成長、合作與勇氣的探索。影片透過輕鬆幽默的畫面,帶領孩子們進入一個充滿想像與驚喜的世界,讓他們感受到在面對困難時,勇氣與團結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