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不只有月餅和烤肉的香味,更是和孩子一起感受團圓、共享片刻寧靜的時刻。挑一本合適的童書,孩子能跟著故事裡的月亮展開奇幻旅程,感受家人坐在一起的時光珍貴。
拿起一本書,和孩子一起窩在沙發角落,燈光微暗,月亮慢慢升起。故事裡的月亮慢慢升起——可能是小動物的冒險,可能是人與月亮的對話,中秋,是陪伴,也是想像的時刻。畫風柔和的圖畫書,或是趣味十足的小故事,都能成為親子共讀的美好橋樑。孩子在故事中看見自然與節日氣息,大人也在一旁感受那些微小卻珍貴的溫暖時光。
不只是賞月,還能從繪本中感受溫暖與想像
說到中秋,總離不開那些耳熟能詳的傳說: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
這些故事陪著我們長大,如今再翻開,卻能在孩子的眼中讀到新的趣味。
有些繪本用細膩的圖像重新詮釋經典,有些則把古老傳說講得更親近、更好玩。 不必急著講道理,就讓這些月光下的故事,帶著孩子認識節日的起源,也多一份想像的光亮。
![]() |
《中秋節的故事:嫦娥吞仙丹奔月》這本繪本帶孩子認識中秋節最廣為人知的傳統故事──嫦娥與后羿。故事中,神射手后羿曾立下功勞,獲得王母娘娘賞賜的仙丹,只要吃下就能飛天長生。但為了留在人間與妻子嫦娥相伴,他將仙丹藏起來。某天,后羿不在家,弟子蓬蒙闖入試圖搶仙丹,嫦娥奮力阻止,故事充滿緊張與勇氣的瞬間。讀後附「詞語庫」與「寫作指導」,幫助孩子學習新詞、造句,在閱讀中提升語文能力,踏出寫作的第一步。
|
![]() |
《中秋節:月餅裡的祕密》這本橋樑書把中秋節的故事用有趣的方式呈現給孩子:原來月餅不只是甜點,還曾被當作祕密武器;吳剛砍桂樹的傳說也被生動講述。除了故事,書中還有節日由來和民俗解說,讀起來像一次小小的文化探險,孩子在欣賞插圖的同時,也能理解中秋節的意義。
|
現在的中秋夜,月亮常常被烤肉香包圍著,偶爾抬頭一看,也是一種小小的浪漫。
這些關於吃月餅、烤肉、賞月的繪本,正好替夜晚添點儀式感——
讓孩子在故事裡認識中秋的味道,也讓大人暫時放慢,和孩子一起感受這份團聚的熱度。
![]() |
《中秋節.做月餅》跟隨狐狸一家一起體驗中秋節的溫暖日常。從備料、和麵、做餡料、敲模到烤月餅,孩子可以認識傳統月餅的完整製作過程,也學會觀察節氣中的動植物。每個頁面都充滿一家人的笑聲與互助,讓孩子感受到合作與陪伴的幸福。書末還整理了做月餅的步驟,孩子可以和家人一起動手實作(雖然動手做月餅不是件簡單的事(笑)),將閱讀中的溫暖延伸到生活裡。
|
![]() |
《山貓醫生的團圓賞月》剛看完診的山貓醫生,帶著小松鼠去賞月,沒想到跟著小松鼠走小路,結果迷路又滑進了神祕地方。翻開這本書,摺頁和洞洞設計很好玩,跨頁畫面讓角色像真的在動。讀給孩子聽,不只是故事,也能一起感受冒險的緊張和小小的溫暖,很適合睡前共讀。
|
![]() |
《小星的大月餅》這本繪本以小女孩小星為主角,描繪母女一起做月餅的甜蜜日常,卻巧妙融入月相變化的奇幻元素。林珮思以不透明水彩手繪全書,黑色底襯黃光星點,營造神祕而溫暖的氛圍。小星每天悄悄吃掉大月餅的一小口,讓孩子在故事裡感受淘氣、好奇與親子互動的溫馨,也從月亮的變化中學習時間與自然的概念。這是一則溫柔又閃耀的現代童話,充滿愛、想像力與節日的魔力。
|
![]() |
《幸福月餅店》帶孩子回到80年代,走進一家充滿溫暖的傳統餅鋪。故事中,從備料、洗鹹蛋、敲模、烤月餅到包裝,每個細節都展現中秋團圓的甜蜜與家的溫度。書裡還呈現彩紋玻璃紙、古早月餅標仔等懷舊元素,並延伸到拜拜、歌仔戲等習俗,讓孩子在閱讀中認識傳統文化。細膩的畫面描繪台灣早期日常景致,溫暖又親切,像一段跨越時光的家庭記憶。
|
![]() |
《超狗一號的中秋任務》王文華老師的《超狗一號的中秋任務》,擺脫了傳統中秋故事模式,用全新角度描繪節日冒險。中秋節這天,實驗室裡燈光閃亮,萬能博士的最新發明竟是一隻小狗──超狗一號!牠不只是可愛的寵物,還能切換不同模式、解決各種問題,甚至變換顏色,讓大家驚呼連連。透過這個故事,孩子可以跟著十二生肖和超狗一號,一起探索節日裡的奇妙化學變化,激發想像力,也學到面對未來的勇氣與創意。
|
![]() |
《順伯的好日子》順伯退役後,仍和鄰居保持著濃厚的人情味,每年中秋,他自製的充電月餅總是眷村小孩和大人期待的驚喜。故事裡不只有節日的熱鬧,更有平日裡的互助與陪伴:孩子們的笑聲、鄰里的關心,讓順伯在異鄉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翻開這本書,孩子可以看到中秋團聚的幸福,也能體會分享與互助帶來的小小喜悅。
|
中秋節的月亮,不只是圓圓的甜點背景,也能成為奇幻故事的主角。孩子翻開繪本,玉兔在月亮上搗藥、可愛動物偷偷撈走月亮,彷彿帶我們進入另一個世界。這些故事沒有複雜教條,只有想像與樂趣,讓孩子在圖畫和文字間自由漫遊,也讓大人回想起童年的月夜幻想。
![]() |
《月亮粉》在中秋節這一天,家人團聚、孩子抬頭仰望月亮時,也可以想像月兔的忙碌日常。故事裡的月兔在月亮上敲打、收集碎片,製作成月亮粉,再讓月亮重新變圓。面對粉紅巨怪與小小危機,月兔展現了勇氣與創意。這本充滿奇想與幽默的繪本,不僅帶孩子認識中秋的月亮與團圓,也啟發他們在生活中勇於面對挑戰,發揮想像力,感受節日裡的歡樂與溫暖。
|
![]() |
《撈月亮》我們都知道李白曾有「撈月」的趣事,也對明月情有獨鍾,留下許多讚美中秋明月的詩篇。中秋節用這本繪本讓孩子用可愛的小動物——鴨嘴獸、矮尾矮袋鼠和小針鼴——來「撈月亮」,偷偷帶回家,最後又學會分享。透過有趣的故事,孩子在笑聲中體會友情與分享,也用另一種方式感受李白對月亮的喜愛。
|
在這個與家人團聚的節日裡,除了賞月和吃月餅,也有小小的溫暖時刻,藏在平凡裡。挑選幾本描繪思念與團聚的繪本,和孩子一起翻閱,每一頁都像把溫暖藏進書裡。
![]() |
《今天的月亮好圓:大手牽小手》在中秋節這一天,無論是誰都抬頭欣賞同一輪明月,在與家人團聚的時刻感受彼此的連結與溫暖。這本晚安繪本以繽紛色彩和童趣筆觸描繪鎮上各式人與動物仰望月亮的畫面:公園裡的孩子、忙碌的家長、山林中的熊家族,甚至海中躍起的鯨魚,每個生命都在月光下感受片刻的寧靜與喜悅。荒井良二捕捉生活細節與童真眼光,讓孩子在閱讀中體會幸福與祈願,感受日常的小小溫暖。
|
![]() |
《我和媽媽在月亮的肚子裡》雖然這是一本充滿印度風情的繪本,但中秋自古以來就是思念與團圓的節日。唐代詩人王健曾寫:「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濃濃的思念意境與節日氛圍相呼應。書中描繪母女在炎熱夜晚騎行的親密旅程,用文字與圖像傳達親子間的溫暖連結。在孩子的心中,也悄悄留下像月色般柔和、深情的感受,讓中秋的團圓與思念,以另一種奇幻而感官豐富的方式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