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為傳統的三大節日之一,源自古代的龍舟節,經過時間的演變,才有了今天的模樣。這一天通常是農曆五月初五,象徵著人們祈求健康平安,也是紀念屈原的時刻。
這一天,我們常見的活動有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也有像立蛋和午時水這樣的習俗。立蛋代表著節日的繁榮,而午時水則是驅邪避災的好兆頭。除了這些,雄黃酒和香囊也是端午節的特色,傳遞著濃濃的文化氣息。
透過這些活動,不僅能讓孩子們體驗到節日的氛圍,也能讓他們理解這些傳統的價值,並學會尊重家庭和文化。端午節的意涵,不只是增進親子間的互動,也是啟發孩子好奇心的好時機。
端午節是三大傳統節日之一,象徵著人們對健康的祈禱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這一天,人們會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等,這些活動充滿了樂趣和意義。通過閱讀端午節的繪本,可以讓孩子們更深入地了解這些習俗的來源和背後的故事。這不僅是一種學習,更是親子共讀的美好時光,讓家庭成員在共同探索中增進感情。
![]() |
《小虎過端午》 2025端午節新書這本繪本從貓咪小虎的視角,帶領讀者體驗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全家人忙著包粽子、掛艾草、划龍舟等慶祝活動,但小虎卻對這些一點興趣也沒有,甚至覺得每一項習俗都很煩人。從香包的臭味到不能吃粽子的失落,小虎一路吐槽不止。這本書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展現了貓咪眼中的端午節,既有趣又富有反差感,讓人忍不住微笑,充滿節日的歡樂氛圍。
|
![]() |
《端午節》本書生動詳實地介紹端午節的來龍去脈,包括屈原的故事,一般民眾於節日習俗活動和遊戲。彩色插畫簡單充滿趣味,適合陪學齡前孩子共讀,幫助家長與孩子共同建立美好的節日記憶。
|
![]() |
《端午節的故事:白蛇水淹金山寺》《端午節的故事:白蛇水淹金山寺》 在西湖邊的雨中,白蛇化身的白娘子與許仙相識相戀,並結為連理。法海發現白娘子的真實身分,將許仙關進金山寺,引發白娘子前來營救的一場大戰。本書透過生動有趣的節日故事,搭配注釋和「詞語庫」,幫助孩子提升語文能力。附有「寫作指導」,引導孩子了解故事寫作手法,輕鬆開始寫作啟蒙。
|
![]() |
《五月五龍出水》這本書詳細介紹了端午節的由來、相關習俗和各種粽子類型。這本書由於出版年代久遠,較適合高年級學生或父母查找資料,以建立對端午節的深入理解和認識民俗藝術的風貌。故事設定在宜蘭礁溪,小男孩一家回到外公家,探訪附近的二龍村,透過觀賞龍舟競賽,讓讀者深入了解端午節的文化背景,包括習俗、節慶裝飾等。
|
![]() |
《愛吃糖的皇帝》這本《愛吃糖的皇帝》是一本絕版的繪本,適合國小生閱讀,因為有注音,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故事背景設定在戰國時代楚國,描述了愛國詩人屈原與楚王之間,以及忠臣與昏君之間的故事。作者黃春明巧妙地用鹽和糖來比喻諫言與讒言,讓愛吃糖的皇帝最終失去了國土,也失去了一個真正愛國的忠臣。
|
![]() |
《端午飄粽香》端午節一定要吃的就是粽子啊!書中透過明正齋餅店一家人的故事,帶讀者回到80年代,重溫端午節的溫馨回憶。全家動員包粽子、縫香包,體驗傳統端午習俗。
|
![]() |
《端午節‧包粽子》終於有本不是畫人物的端午節繪本拉!跟著狐狸一家感受端午節的傳統文化,一起動手包粽子!十分可愛。在初夏的好天氣裡,狐狸奶奶泡糯米,狐狸媽媽準備餡料,全家齊心協力,共同製作美味粽子。書中透過精美圖畫與有趣故事,介紹粽子的製作過程,讓孩子認識這道獨具特色的傳統美食,並感受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之美,體驗全家分工合作的幸福生活。
|
![]() |
《端午節‧包粽子》讓你想像胖嘟嘟的粽子兄弟,穿著竹葉衣服,裡面裝了香菇、蛋黃、瘦肉和花生,然後他們還登上了一艘彩色龍船去冒險!這是格林希爾的繪本,不僅有精美的圖畫,還能學到端午節的文化,還有簡單的英文練習哦!有興趣可以去圖書館借一本來看看 |
![]() |
《布朗克:激!南北龍舟大亂鬥》端午節前夕,啦啦老師與龍蝦老師因看法不同而爭執,並用香包分隊、立蛋健身,帶學生挑戰龍舟比賽。書中介紹了端午的粽子、香包、立蛋和划龍舟,通過趣味故事展示文化習俗。附帶實用的端午節小常識和手作點子,有趣的故事內容適合陪幼兒閱讀一同玩樂,感受節日的樂趣與意義。
|
![]() |
《老龍舟的心願》已絕版~只能從圖書館借閱。故事裡老龍舟爺爺深愛著龍舟賽事,但隨著年歲增長,被主人認為身體虛弱,計劃建造新龍舟參賽。這讓老龍舟爺爺感到無比失落。幸好,小老鼠、大黃鵝和老黑狗決定幫他一把,精心打扮他,讓他再次展現光彩,最終說服主人讓他參賽。在大家的努力下,老龍舟爺爺再次奪得龍舟大賽的冠軍,實現了他長久以來的夢想。
|
![]() |
《熱鬧端午節》從清掃插艾草到龍舟競賽,再到跳鍾馗,每個端午節的習俗都活靈活現地展現在這裡。立體的場景設計與可動的小機關,讓孩子們可以親手操作、深入了解每個習俗背後的意義。透過QR code,還能聆聽到動人的端午節音樂和有趣的故事背景介紹,真的是學習和享受的絕佳組合!這本書不僅是一次親子共讀的好機會,更是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文化的最佳入門!
|